李崢,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人'>磁縣人,在中國磁縣度過了小學和初中一年級。2003年5月初二時隨父親來日本上初二。2008年報考了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等,不幸均落榜。一年復習之后,2009年再次報考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全部合格!現為東京大學文科二類一年級學生。
(以上資料來源自中國新聞網2010年5月份報到。)
日本新華僑報網6日刊發了對日本東京大學文科二類一年級學生李崢的采訪,李崢在采訪中講述了自己報考東大的經歷與感悟,他表示日本與中國在教育制度與學習氛圍上都有一些差異,因此留學日本適應學習環境與掌握學習方法十分重要。
文章摘錄如下:
記者:您好,首先請自我介紹一下好么?
李崢:好的,我叫李崢,我是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人'>磁縣人。2003年5月來日本,在日本上了初中和高中,2010年考上了東京大學的文科二類。
記者:能說一下來日本的契機么?
李崢:是這樣的,2001年我的父親先到日本留學。我父親原本是一個書法老師,在日本留學期間開設了書法教室教學生書法,后來學生越來越多,我父親可以依靠這個事業獨立生活了,就把我和母親也辦到日本來了。
記者:我想先問問生活方面的問題,您原來在國內時候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到了日本對日本的感受如何?
李崢:我在邯鄲市的磁縣生活到12歲,我們那個縣城很小,人口也不多,大一點的小學就那一個,生活比較很悠閑。到日本的時候就確實感受到了發達國家的優點,在日本方方面面非常的方便。不過在日本這幾年我中途回國最大感受就是國內的發展,前幾年還覺得只在日本才有的東西和服務,回國一看,中國也有了?;仡櫼幌略谌毡镜?年,感覺日本變化不大,但中國的變化卻是日新月異。
記者:沒錯,這個我也有同感。那您在日本上了初中和高中,感覺日本的初中和國內的初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李崢:最大的感受就是日本的初中很散漫。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上了一年初中。那時候國內上午加上早讀5節課,下午三節課,晚上兩節自習課,一天在學校里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到了日本之后我上的初中是名古屋市立中學,也是名古屋當地很有名的國立初中。但一天最多也就是六節課,最短的時候五節課。上課的內容也很薄淺,所以到了日本第一感覺就是真輕松,和國內初中簡直天壤之別,日本的中學太輕松了。
記者:那當時會日語么?
李崢:一點都不會。
記者:不會日語那怎么跟著大家一起上課呢?
李崢:一開始當然是完全聽不懂。不過好在日本的學校散漫,老師也不管你。所以我不上課的時候就用我父親當年留學時候用的日語教材在家自學日語。沒過多久就到了暑假,經過一個暑假的突擊,我感覺自己的日常交流問題已經不是太大了。后來隨著和日本學生不斷交流,自己的日語也越來越好,一年左右以后上課就感覺沒什么問題了。
記者:我一直都聽在日本上過中學的朋友說過日本中學的自由,我比較好奇的是到底自由到什么地步?
李崢:怎么說呢,首先基本上沒有作業,這點對于學生就很幸福了。其次呢,中國學校的老師管理的很嚴格,有的老師連學生上課的姿勢都要注意,所以經歷過小學初中的中國學生都會覺得老師很可怕。但在日本中學里原則上上課也不允許私語。但學生私語了也沒什么,上課的時候睡覺,看漫畫,吃東西也很平常。因為日本實行“寬松教育”,所以學生的負擔都很少,進程也很慢。比如數學,方程式和負數我在國內小學和初一就學過了,到日本的初二才學到這些。
記者:中國有中考,日本也有么?
李崢:也有的,這個和中國一樣。我中考考的是名古屋地區的私立東海高中。
記者:日本的中考都要考什么科目?難度如何呢?
李崢:肯定比中國的中考要簡單,愛知縣考國語,數學,英語,理科和社會,這都是初中的必修課。私立是只憑這個成績來錄取,而國立高中還要求中學老師的評語,即使你的成績合格了但你的評價不好的話也有可能被落掉。
記者:那上了高中之后,和初中相比您又有什么感受呢?
李崢:我感覺比初中更加散漫,校風非常自由。大多數老師都是只要你不影響他上課,你干什么都可以。
記者:這點我很奇怪,按道理日本高中的好壞也都是用升學率來評價的。但根據您所說的初中和高中都很散漫的話,那這升學率如何維持呢?
李崢:這個主要是靠風氣了。因為東海高中的名聲很好,競爭倍率很高。所以能考上東海高中的都可以說是已經掌握一定學習方法,或者說是會學習的學生,即使老師不去管理,但如果這個學生想考日本名牌大學的話就自然會去學習。所以雖然我所在的東海高中很散漫,雖然有很多人上課會睡覺,但一點都不妨礙他們上完課留在教室里繼續學習。這點和國內的教育思想不同,在中國是老師壓迫你學習,但在日本是一切自由,你想學習的話自然會去學習。
記者:那等到高三考大學的時候有沒有特別的升學補習么?
李崢:我們學校是沒有,不過我聽過在其他的學校是有的,某些不太出名的高中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會很重視自己的升學率。不過在這種高中里如果老師認為你有能力考東大的話就不會希望你去考東大以外的學校,我們學校就沒有這樣的限制。
記者:下面我想問問您考大學的問題,您報考了哪些大學呢?
李崢:我2009年高中畢業,報考了東大文科三類,早大政經學部和商學部,慶應經濟和商學。不過很遺憾,都沒考上。
記者:那是什么原因落榜了呢?
李崢: 我覺得還是心態問題,去年是第一次考大學,對什么都不了解。其實從日本的中心考試的成績來看,我去年考試的成績還要高一些。但因為非常想進東大,對早慶不夠重視,早稻田和慶應以前的練習題也都沒有看過。東大的校內考也確實是實力不夠,結果一個都沒有考上,在家里做了一年“浪人”。
記者:那落榜之后這一年主要在家復習么?
李崢:是的,一年“浪人”時間在家里自己看看書,總結自己沒考上的經驗。覺得自己當時太不夠重視校內考了,連早慶的校內考都沒做過,所以這一年主要就是以東大的二次考試和早慶的校內考為主復習。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再次考這些大學,除了慶應的經濟學部以外都合格了。
記者:這是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您覺得去年為什么一個都沒考上,但今年基本上都考上了呢?是自己掌握了什么訣竅呢?
李崢:第一是端正態度,根據去年的情況進行了自我分析。哪些是自己的強項?哪些是自己的弱項?自己到底有多少實力?能上東大又需要什么樣的實力?然后根據這個分析做出復習計劃。其次就是我為了保底還報考了中央大學的經濟學部,并且在東大和早大之前已經考上了,確保自己今年不會再浪人了,心態很放松,所以考其他大學的時候很容易就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了。當然,還有一個精神上的支柱就是在日本都是父母支持我,自己也沒有什么能回報父母的,所以我也很想考上東大讓父母高興高興。
記者:我想讓您根據自己的感受評價一下,東大難考么?或者說國內學生想考上東大的話需要什么樣的水平?
李崢:我覺得和我一樣的學生,初中階段來日本有三年時間好好學習的話足夠考東大了。當然,說考東大也分文理的。我覺得外國人考文科比考理科難,因為文科的國語配分很高,學習語言是沒辦法投機取巧的,必須有一定時間的積累和學習。還有一個社會科目的考試,那個不是選擇和填空題,是要論述的,這個對日語的寫作要求就比較高了。理工科的話相對簡單些,理工科比較強的中國學生會很有優勢。當然,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考試對策也是很重要的。
記者:現在您已經是東大生了,將來有什么抱負么?
李崢:我比較喜歡非凡,不想一生過得平平淡淡。所以我想畢業以后自己創業做企業家,早日闖出自己的天地。
記者:年輕人最寶貴就是有激情,希望你能早日實現你的夢想,加油吧!
李崢:謝謝。
記者手記:
我們經常經歷失敗,用句現在的時髦語來說,就是“人生就像塊桌布,上面放滿了各種杯具”。所以我們遇到失敗之后經常告誡自己,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出原因,避免同樣的失敗爭取成功。
李崢的經歷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作為一名從中國小縣城走出來的留學生,能進入日本的最高學府,自然是學生時代最大的夢想。當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東大并不那么簡單,李崢的第一次挑戰就遭受了挫折,體驗了日本浪人的經歷。
不過,難能可貴的是,經歷這次挫折李崢沒有喪失自信。在充分地分析了自我成敗的原因之后,彌補了自己的不足,放正了心態。第二次考試幾乎通過了所有報考的大學,跨進了日本的最高學府。這種失敗之后成功的喜悅遠比一帆風順的成功更加甜美。有了這份人生的經歷,相信李崢同學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會走的更加穩重。祝他今后一切順利。